肾病专家谢院生教授讲科普(5):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有好处吗?
Part.1
扁桃体摘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
扁桃体摘除可以降低血清IgA和黏膜分泌型IgA的水平,尤其在儿童明显,一般在术后几个月或几年内发生。但这些变化不会导致明显的免疫缺陷,临床上无意义。此外,扁桃体摘除不会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。
Part.2
扁桃体摘除对尿检和肾功能的影响
部分IgA肾病患者,扁桃体摘除能改善尿检异常并维持稳定的肾功能。如果扁桃体摘除当天或1周内出现明显的肉 眼血尿或尿红细胞、尿蛋白增加,这是扁桃体摘除的“激惹”现象,说明扁桃体与IgA肾病关系密切,扁桃体摘除是对的。扁桃体的“激惹”现象多在2周后减轻。一般扁桃体摘除1个月后尿蛋白、血尿较手术前好转,6个月后效果明显。
Part.3
扁桃体摘除对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
重复肾活检的研究表明,IgA肾病患者,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,泼尼松、抗血小板药和扁桃体摘除综合治疗后,肾脏组织学病变明显改善,绝大多数患者,活动性的肾脏病变消失,系膜增殖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显著减少,大部分患者系膜区IgA沉积强度减弱,部分患者IgA沉积消失。我们报告了一位单独扁桃体摘除对肾组织学影响的IgA肾病患者,该患者除了高血压接受了降压治疗外未接受其它药物治疗。第一次肾活检显示明显的系膜增殖和系膜区IgA沉积, 肾小管和血管基本正常。10年后,第二次活检显示中等度的系膜增殖和系膜区IgA沉积,轻至中度肾小管萎缩以及轻度的小动脉硬化。22年后,第三次肾活检显示肾小球增大、轻度系膜增殖、IgA沉积阴性、显著的肾小管萎缩以及中等度的小动脉硬化。此患者的随访结果表明扁桃体摘除能改善肾小球IgA沉积和系膜增殖,但对其它病因如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无影响。
Part.4
扁桃体摘除对肾脏长期存活的影响
我们(Xie Yuansheng, et al. The efficacy of tonsillectomy on long-term renal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IgA nephropathy. Kidney Int. 2003; 63: 1861-1867)报告了11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,包括48例行扁桃体摘除和70例没有行扁桃体摘除的患者,观察的起点为诊断性肾活检,终点为进入透析,平均随访15年后,48例行扁桃体摘除的IgA肾病患者有5例(10.4%)需要透析,而70例没有行扁桃体摘除的IgA肾病患者有18例(25.7%)需要透析,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,即扁桃体摘除对肾脏的长期存活有好处。
三 、扁桃体摘除的适应证与局限性
Part.1
扁桃体摘除的适应证
扁桃体摘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。从耳鼻喉科角度考虑,扁桃体摘除主要有两个手术指征:即扁桃体肥大导致上呼吸道阻塞和反复发作的急性和慢性扁桃体炎。从肾脏病学方面考虑,扁桃体肿大的IgA肾病患者、尤其是扁桃体感染后血尿、蛋白尿明显加重的IgA肾病患者,行扁桃体摘除效果较好。不仅对IgA肾病,对于其他免疫相关的肾炎、肾病,扁桃体感染也可能诱发和加重其肾脏损害。因此,对于合并扁桃体肿大、反复感染和发热的成人肾病患者,摘除扁桃体都是适宜的。
Part.2
扁桃体摘除的局限性
日本和我国大部分学者支持有适应证的患者行扁桃体摘除,文献系统综述的结果也支持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有好处,认为扁桃体摘除可以提高IgA肾病的临床缓解率,降低其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。但是欧美国家的学者对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的有效性持否定态度,原因有二个:第一、他们的病例研究显示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无效,是因为欧美肾活检的适应证很严,诊断并行扁桃体摘除的IgA肾病都比较重,重症的IgA肾病病例行扁桃体摘除当然是无效的;第二、扁桃体摘除对IgA肾病的疗效、尤其是对肾脏的长期存活(如是否需要透析)需要长期观察,3-5年肯定看不出差别,需要10年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,才能显示出扁桃体摘除和不摘除的差别。另外,扁桃体摘除手术个别人会导致大出血,应注意。
总之,扁桃体是儿童的免疫器官,不要轻易摘除。正常成人扁桃体一般都萎缩了,如果仍肿大并经常感染、发热,而且每次发炎时血尿和蛋白尿都加重,建议摘除扁桃体。
作者简介
谢院生教授
|主要职务:
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
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、特聘教授
解放军总医院和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
|擅长:
血尿、蛋白尿、肾功能不全、肾炎、肾病综合症、IgA肾病、膜性肾病、狼疮肾炎、糖尿病肾病、多囊肾病、遗传罕见疑难肾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。
|介绍:
肾脏病专家,留日医学博士,解放军总医院及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,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,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、特聘教授,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、疑难病会诊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中药协会肾病中药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,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常务理事;原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,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医师、教授,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。
先后主持国家及北京市科研项目17项;发表论文200余篇,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;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,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各1项,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,省部级一等奖3项,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。
点击上方图片预约挂号
出诊时间:每周三上午在会诊中心查房及会诊,每周三下午在会诊中心出特需专家门诊。出诊地点: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(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西102号)。
会诊中心介绍
北京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成立于2017年8月8日,隶属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,接受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业务指导,利用北京优质丰富的专家资源,以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为主体,联合国内外肾病科和其它多学科的专家建立了庞大的会诊专家库,通过中医和西医的临床协作、肾病科和其它学科的联合以及相互支持的学术交流,旨在为患者提供最精准的诊断和最优化的治疗,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受益,同时提升区域中西医结合诊治肾脏病的能力和水平。从会诊中心成立以来,已为很多肾脏疑难病患者组织了多次会诊活动,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,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。